地球暖化、能源耗竭,人類在無法脫離沒有電的生活下,「綠電」的發展刻不容緩,其中如何將太陽能儲存起來供給大眾使用,更是目前學者們競相研究的主軸。
在台灣,「新世代能源研究團隊」發現可以把太陽能用「氫」儲存起來,團隊利用將矽結合石墨烯形成的蕭基介面 (Schottky Junction) ,提高太陽光能轉變成化學能──氫能的轉換率,再以鋼瓶儲存。
想知道由太陽能轉換的氫能後該如何放電嗎?製造出來的氫能有沒有更好的儲存方法呢?未來又該如何應用在生活上?就讓身為團隊主力之一的王迪彥教授帶我們來一探究竟吧!
*本文轉載自 科技大觀園
延伸閱讀:
太陽能轉換氫能的重大突破:與石墨烯結合的製氫新技術
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179799
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再突破——專訪中興化學系教授葉鎮宇
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318317
──────
⚠ 當陰謀論碰上科學,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?
泛科學重磅專題「Pan-pan-Panspiracy: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」,將帶你抽絲剝繭、層層解析:https://lihi1.com/W9kuV